這天我們的行程是女皇宮→大圈( 聖劍寺+涅槃寺+變身塔) →巴肯山日落
第一站女皇宮
女皇宮:意思就是「女人的城堡」,又譯為班蒂斯蕾,位於柬埔寨大吳哥東北約21公里荔枝山旁的一座印度教寺廟,供奉著婆羅門三大天神之一的濕婆神。建於967年的羅貞陀羅跋摩二世王朝,而於1002年的闍耶跋摩五世王朝完成。
柬埔寨女皇宮大量使用紅色砂岩作為建築材料,充滿精緻的浮雕,有「吳哥藝術寶石」之稱,規模較吳哥其他古蹟要小。女皇宮於1914年才被法國人發現,1923年法國作家馬爾羅從女皇宮偷走四座女神像,但馬爾羅很快就被逮捕,失竊的女神像也隨即被送回柬埔寨。
女皇宮是吳哥窟其中一個必訪的古蹟,紅色的外觀與其他吳哥古蹟截然不同,在陽光的照射下,紅色砂岩更為明顯。一進入女皇宮,會看到走道兩側一根根柱狀的東西,叫做Linga,是指男性的生殖器。印度教屬於生殖崇拜,在這裡也是吉祥的象徵。
跨立於四方型門框之上的山形牆,比起門框顯得特別大,加上刻在山形牆上栩栩如生的神話故事,更顯得女皇宮的與眾不同。我很難想像100年前有如此精細的雕刻,欣賞的同時除了讚嘆還是讚嘆,必須說搭配StopAsia的語音導覽,我們可以隨著自己的步調,慢慢聽著女皇宮的故事,每個轉角都有令人驚喜的浮雕,而浮雕上每個細節都可以感受到人們對於女神的敬仰。
接下來我們前往被歸於大圈的聖劍寺
聖劍寺建於12世紀,是吳哥最著名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為紀念他父親所建,於1911年完工。聖劍寺兼有城市、寺廟和佛學院的職責,曾有97840名侍者和僕人在此服務,包含1000名舞者和1000名教師,一年之中18個主要慶典都在這舉行。寺廟中的寶藏包含金、銀、寶石,112300顆珍珠和一頭鍍有金牛角的牛。
這是聖劍寺特色之一,類希臘建築,目前還不知道當時的用途,但真的很適合拍照
聖劍寺坐西朝東,通常司機都是帶我們去北塔門,門的入口處有點類似吳哥王城的橋,造型是阿修羅與善神相互拉著蛇身,寓意著生命的起源與正邪力量互相較量。
進入城門後須經過一小段黃土路,門口有兩尊巨大的手持聖劍的衛兵。
長廊的設計結構是由外往內越來越小,越往中心點門的寬度越寬,但高度卻越低,這應該是闍耶跋摩七世為表達對父親尊敬以及對神的敬畏,運用建築的設計讓人越往裡走越需要逐漸彎腰低頭,越靠近中心,越需要莊重謙卑。從這一點,可以看出闍耶跋摩七世的用心。
進入到中央塔處,這裡本來供奉著闍耶跋摩七世父親的雕像,現在是一座佛塔,佛塔的頂端剛好有一個石洞,當我們低頭敬拜時,陽光透過石洞剛好落在塔尖,看起來就像一個燭台。
聖劍寺還供奉著象徵祝福婚姻的皇后姊妹,闍耶跋摩七世的兩位皇后,姐姐也深受國王寵愛,在妹妹(皇后)死後,國王極度悲痛,於是便娶了皇后的姊姊,夫妻倆過得十分幸福美滿。很多人會在此敬拜兩位姊妹藉此祈求婚姻受到祝福,但要記得先拜妹妹再拜姊姊才正確喔!
妹妹
我是姊姊
我們還在聖劍寺內看到象徵女性生殖器的優尼(Youni),印度教是生殖崇拜,Linga和Youni常常會一起出現,有著保護和祈福的意義。
優尼(Youni)
在吳哥窟的古建築,很常看到巨大的樹倚靠著建築物生長的樣子,從一個掉到石縫中的小種子,在夾縫中努力探出頭,進而長到那麼巨大,在驚嘆生命如此強韌的同時,我也覺得我好像化成樹精靈,穿梭在樹和石牆中玩耍,奇妙的感受,真的很難言喻,你們真的一定要來看看。
文中部分歷史介紹節錄自網路